传说,有一种特别轻松赚钱的工作——心理咨询。
你只需要和人聊聊天、胡扯两句,就能每小时轻松赚上大几百到大几千,赶得上网红直播了。
但是,研究将会冷冷地告诉你,心理咨询和陪聊在大脑互动上的差别。
心理咨询,可真的不像陪你聊天这么简单。
01
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心理咨询中有大量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行为同步,比如音调、头部运动、身体活动、面部表情、呼吸频率、皮肤电等,这种同步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建立起工作同盟。
要知道,工作同盟可是跨越不同咨询流派的疗效因子,通常是指咨询双方投入合作性和目的性工作的程度,与咨询效果有着稳定的中等程度的相关。
但是,这些行为同步性背后的脑机制却不甚清楚,有些研究者提出了假设模型,认为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行为同步可能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大脑同步性,而这种大脑同步性为工作同盟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也就说,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大脑越匹配,同盟越牢靠。
02
假设归假设,到底真相如何?
本研究使用功能性近红光谱技术(fNIRS),对心理咨询情景下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工作同盟和大脑同步性(interpersonal brain synchronization, IBS)进行研究,并与聊天情景下的互动双方进行比较。
34名来访者被随机分配到咨询组或聊天组,由三名女性专业咨询师为这些来访者在实验室中提供40分钟的心理咨询或陪聊(如下图),心理咨询或聊天结束后,我们对来访者自评的工作同盟及互动双方的大脑同步性进行了数据分析。
结果发现,与聊天组相比,心理咨询组的被试在40分钟后建立起了更好的工作同盟,与之相匹配的是,他们在右侧颞顶联合区(rTPJ)出现了更强烈的脑同步(见下图)。此外,这种脑同步与工作同盟中的联结成分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右侧颞顶联合区(rTPJ)是一个和社会联结、认知同感和心理理论相关的脑区,这也进一步佐证了心理咨询组比聊天组建立起了更强烈的情感联结(工作同盟的一个成分)。
但我们并未发现,心理咨询组和聊天组在和高级认知功能有关的前额叶区(PFC)出现差异,这可能和两个小组的被试都是面对面交流有关。
03
本研究是第一例使用功能性近红光谱技术(fNIRS)来探索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大脑同步性的研究,为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频繁出现的行为同步提供了脑神经基础,也为从脑同步角度探索咨访关系,甚至预测可能的咨询效果提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科学证明,心理咨询比普通聊天复杂太多,所以真不是你想象中的不打针不吃药,坐下就是跟你唠的谈话治疗,简称话疗!
本研究近日被期刊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 (SSCI, IF: 2.46)所接受,正在出版中。论文信息:Zhang, Y., Meng, T., Hou, Y.Y., Pan, Y.F., & Hu, Y. (2018). Interpersonal Brain Synchronization Associated with Working Alliance dur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 (accepted)
本文来自中育心理(ID:zhyupsy),原文未标注作者,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